“观礼时股票配资炒股,我心里一直很激动,好几个时刻都忍不住热泪盈眶。”9月3日,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,年过七旬的莫景杰受邀现场观礼。作为老劳模的后代,能参与这场盛会,他感慨:“这是一份特别的荣光!”
\n莫景杰在观礼现场
\n此次大会上,不少老一辈建设者的后代受邀现场观礼,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,莫景杰便是其中之一。
\n当《义勇军进行曲》奏响,五星红旗缓缓升起,莫景杰跟着旋律唱响国歌,眼眶渐渐湿润。“以前在电视上看阅兵,只觉得震撼;到了现场,才懂什么叫心潮澎湃!”他目光追随着广场上整齐划一的方队,眼前仿佛浮现出父亲当年在川江上驾船前行的身影。
\n莫景杰的父亲莫家瑞曾任长江航运管理局华源、人民一号、江峡、昆仑轮船长。50年水上生涯,他创造了许多开先河、创纪录的业绩。曾三次完成了安全驾驶轮船迎送毛主席视察长江的任务。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接见过他,两次获得全国劳模称号……
\n20世纪50年代初的长江,重庆至宜昌段最为险峻——峡谷幽深、滩险水急,行船难度极大。1950年,新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开工建设。由于运力不足,急需的大量钢坯滞留在宜昌,运输成了难题。
\n当时,莫景杰的父亲莫家瑞主动请缨带队夜航川江。不少人劝他“别拿命冒险”,他却坚定地说:“国家等着用钢铁修铁路,再难也得试试!”每到夜晚,他带着船员借月光、举手电,凭借着过硬的驾驶技术,在暗礁密布的江面上摸索航道。一次次与险滩搏击后,他们终于打破“川江不能夜航”的禁区,成功首开船舶夜航的先河。大量急需物资顺利运抵重庆,为成渝铁路建设解了燃眉之急。
\n莫家瑞两次获得“全国劳动模范”称号
\n1955年,长江水位骤降,大船难行。莫家瑞再次迎难而上,硬生生开辟出枯水期航行的新通道,连续创造川江运输新纪录,将船舶川江载重从1000吨提高到1250吨,同时加拖500吨至700吨驳船航行川江。凭借这些实干,莫家瑞在1956年、1959年两次获得“全国劳动模范”称号。
\n在莫景杰心里,父亲用一辈子践行了劳模精神,这份精神也在家人间悄悄传承:两个哥哥都投身工科领域钻研技术,莫景杰自己则在重庆商业投资集团的管理岗位上兢兢业业,直至光荣退休。
\n莫景杰在观礼现场
\n当装备方队的“钢铁洪流”驶过广场,履带声沉稳有力;当空中梯队拉出彩烟,如巨龙腾飞。莫景杰心潮澎湃:“每一件先进武器,每一个作战方队,都是祖国‘站起来、富起来、强起来’的见证,而这份强大基础,是先辈用汗水甚至生命铺就的坚强基石。”
\n天安门广场上,掌声雷动。莫景杰感慨万千:“我不是代表自己,而是代表劳模后代,代表无数的奋斗者。”他深知这份荣誉的分量——党和国家不忘先辈贡献,邀请后代见证盛世,是对劳模精神的最高礼赞。他将现场震撼化作坚定信念:劳模精神如川江之水奔流不息,激励后人不忘初心、脚踏实地,在民族复兴的壮阔航程中砥砺前行。
\n上游新闻记者 郭欣欣 受访者供图股票配资炒股
辉煌优配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